氣溫降低,黃河進入冬季流凌期,土右旗段近日出現流凌,一片片不同形狀、重重疊疊的冰凌,似在河面上盛開的冰花。
2020-12-03赤峰是天鵝的重要遷徙驛站,每年有超過十萬只的天鵝在此停歇補給。
2020-12-03蒙古族小伙那日斯格雖身陷殘疾,但他憑借毅力在輪椅上完成4萬字小說,網友稱他為“勵志哥”。
2020-12-03嚼亥又稱稀奶油,將鮮奶在16-2O°C的條件下放置48小時左右,發酵凝固之后,浮在上面的微黃色粘稠油脂層,稱之為嚼亥。
2020-12-02不畏嚴寒的蒙古馬奔騰在遼闊的銀色草原,冬季恒溫不凍的阿爾善泉水叮咚流淌,霧凇樹掛晶瑩剔透……展示著草原冬季別樣的美景。
2020-11-30吉日格經常出現于鄂爾多斯地區,是廣大牧民一種拼智力、增進友情的競技活動。吉日格經常出現于鄂爾多斯地區,是廣大牧民一種拼智力、增進友情的競技活動。
2020-12-03物體呈現出一種狀態,無論運動還是靜止,通常都不止受一個力的作用,而是多個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受到的力改變,那物體的狀態也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2020-12-02平安滿洲里,一切皆可期。
2020-11-28冬雪妝點下的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阿斯哈圖,石陣靜立、霧凇婀娜、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2020-11-28銀器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銀碗、銀壺、酒器、頭飾、馬具鞍花等,和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緊密關聯。
2020-11-29科爾沁右翼中旗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如今,6萬平方公里的興安盟,如同一顆綠色明珠鑲嵌在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深處……
2020-11-30近年來,扎賚特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推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綠色變革”,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抓好國家生態保護政策和項目落實,全面保護河流、草原、森林、濕地、生物等生態系統。
2020-11-30烏蘭浩特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優化發展環境、推動縣域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
2020-11-30突泉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前提,抓住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結合地方實際進行謀劃和規劃。
2020-11-30科爾沁右翼前旗森林覆蓋率已提高至25.26%,累計造林面積達900余萬畝,用于植樹造林的投入達10多億元,229個嘎查村把保護生態寫進村規民約。
2020-11-30春賞雪中杜鵑,夏觀林海山色,秋看層林盡染,冬覽百里霧凇。阿爾山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是全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2020-11-30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零公里管護站附近,一對棕熊突然從樹叢中闖到公路上,擋在汽車面前,上演了一場人熊對峙的驚險一幕。
2020-11-27近日,地處內蒙古呼倫貝爾北部的邊境小城額爾古納市,迎來降溫降雪和大霧天氣,大霧過后出現了美麗的霧凇景觀。一棵棵樹木凝霜掛雪,玉樹瓊枝,仿佛進入了美麗的童話世界。
2020-11-28鐵畫,原稱鐵花。吸取了剪紙、木刻、磚雕的長處,融合了國畫的筆意和章法,畫面明暗對比鮮明,立體感強,在工藝美術品中獨樹一幟。
2020-11-2511月24日22時11分許,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額仁淖爾邊境派出所接到群眾王某報警稱,其驅車返回家中時被困雪中,身處阿爾善圖嘎查某處,手機即將沒電,請派出所救助。
2020-11-28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形成了一以貫之的悠久傳統,其融萬千氣象于方寸之間,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鐘愛。
2020-11-22近日,大興安嶺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三潭峽出現一條流淌的翡翠色河流,宛如仙境,神奇夢幻。這條翡翠色河流叫哈拉哈河,是阿爾山不凍河上游,長300多米。
2020-11-26用兩個塑料瓶,一起來動手制作一個裝置,來呈現水漩渦,會反生什么樣神奇現象。
2020-11-26蒙古族刺繡于2008年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鄂爾多斯刺繡是其中一個頗具特色的分支。 鄂爾多斯刺繡在顏色搭配上追求柔和、淡雅、寧靜的風格,非常講究絲線搭配的顏色變化,一針一線都滲透著精細獨到的審美。鄂爾多斯刺繡不僅僅是一種刺繡技藝,更是民俗文化的傳承載體。
2020-11-25阿拉善左旗有長城、漢墓等20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由于地廣人稀、古跡分散、專職文物保護人員少等原因,田野文物保護面臨困難。
2020-11-2618日7時至19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通遼市出現特大暴雪,最大降雪量達到43.2毫米。
2020-11-19用牛奶為原料所加工的希日陶蘇具有補充能量、增強體質和改善血管彈性的作用。
2020-11-2411月18日,內蒙古二連浩特市降下入冬以來首場降雪,城市變成潔白世界。
2020-11-19內蒙古近日迎來大范圍降雪天氣,遼闊的大草原變成茫茫大雪原,天地渾蒙,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2020-11-20近日,攝影愛好者在根河發現好里堡南河出現直徑約6米的圓形“冰盤”隨著河水流動逆時針旋轉。據了解,圓形“冰盤”并非第一次出現。
2020-11-20因路面積雪過厚、過滑,車輛無法通行,11月19日清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部分市民選擇徒步上班。
2020-11-2011月17日下午至18日,內蒙古大部迎來降雪。氣象部門發布預警信息,提醒相關部門關注農牧業生產情況,公眾要注意出行安全。
2020-11-18一是“起步緩”,慢抬離合輕踩油門,緩慢起步;二是“轉彎緩”,慢打方向,慢速轉彎;三是“制動緩”,緩踩剎車,慢慢停車;四是“心態緩”,遇有情況,心態必須平緩平和,冷靜處置。
2020-11-19近日,千余只遷徙灰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停留補充食物。每年深秋,田間遺留的玉米粒成為灰鶴遷徙途中補充體力的食物。
2020-11-18通遼市開魯縣追夢輪滑隊迎著朝陽自由馳騁,活力滿滿,他們讓力量與速度充分展現、運動與藝術完美融合。
2020-11-17初冬時節,塞北小城開魯迎來2020年的第一場初雪。
2020-11-25阿巴海位于內蒙古東部地區,每到秋末初冬,成為南遷候鳥樂園,水天一色、水鳥起舞,風景如畫、醉美人間。
2020-11-17蒙古族傳統食物炒米是用糜子經過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清香爽口、充饑耐餓、別具風味的傳統食品。加工好的炒米色黃而不焦、米堅而不硬,泡在奶茶中色味香美,酥香可口。
2020-11-17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大公熱力公司進科技人才成立科學技術協會推進科技創新3臺91MW(130T/h)循環流化床鍋爐可實現資源整合利用 ,通過供暖系統運行流程圖實現網絡智能實時監控。
2020-11-16蒙古織物褡褳是昔日蒙古族民間長期使用的一種布口袋,通常用駝絨羊毛搓成粗線,再用很結實的家機布制成,一般是毛色的對比夾搟出紋樣。色彩素凈,紋樣有立體感。圖案、紋樣都有明顯的民族特色。
2020-11-14“開魯牛市”是東北活牛交易的流通中心。每逢公歷“1、4、7、9”日,這里便人頭攢動、“?!甭暥Ψ?,來自通遼市各旗縣市區及東北、華北、華南等省市區的賣牛、購牛之人云集于此進行交易。
2020-11-17手抓牛肚是蒙古族特色美食。手抓牛肚是將牛胃清理干凈,放入熱水煮熟,最后用刀或用手將牛肚撕片,沾著特色醬汁食用,嚼勁十足,味道鮮美。??
2020-11-14近日,內蒙古呼倫貝爾根河市出現霧凇奇觀,霧凇美景宛若玉樹瓊花、奇幻仙境。
2020-11-16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內蒙古自治區扶貧辦組織全區扶貧戰線干部職工用一支筆、一部手機記錄自己親身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展現內蒙古扶貧戰線廣大干部群眾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的奮斗歷程。
2020-11-13奶皮子是把馬、羊、牛和駱駝鮮乳倒入鍋中慢火微煮,等其表面凝結一層臘脂肪,用筷子挑起掛在通風處晾干即為奶皮子。鮮奶精華的奶皮,蒙古語稱“烏如穆”,是奶食品系列中的佳品。
2020-11-12“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一個簡單的操作,來了解靜電懸浮的道理。
2020-11-12內蒙古烏蘭察布地處內蒙古中部,氣候涼冷、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空氣清新,符合西蘭花的生長需求又形成了天然疫病疫情防控屏障。
2020-11-11記者是什么?是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是帶你發現世間新奇,是風雨中守望公平正義,是混亂中發出理性之聲……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2020-11-08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奔波在新聞現場,他們為追逐“現象”與“真相”而生,他們就是新聞工作者。
2020-11-08內蒙古開魯縣的快速路在秋日晨光里,往來車輛穿梭,讓人感受到這座小城蓬勃發展的脈動。
2020-11-06近日,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白狼峰景區接連降溫、降雪。美麗的霧凇,為巍峨雄偉的白狼峰添加了迷人神韻。
2020-11-06大圓穿過小正方形 ,點開視頻看看奇妙如何發生?
2020-11-05隨著氣溫下降,內蒙古黃河沿岸濕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成為大批候鳥的“棲息樂園”。
2020-11-05蒙古族皮雕是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有著悠久的歷史,充分體現蒙古族的藝術精髓。集實用性、鑒賞性、珍藏性于一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
2020-11-05在一曲深情悠遠的馬頭琴曲中,舞者似一只驕傲孤獨的孔雀,綻放在內蒙古赤峰市林海深處的蒼茫山崗。她用柔軟的腰肢,輕盈的雙腳,在一望無際的平坦草原舞出神秘的境界。
2020-11-03近日,內蒙古考古人員對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境內的北魏皇帝祭天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這是我國首次發掘北魏皇家祭天遺址,分布范圍約1萬平方米。
2020-11-02呼和浩特市榆林鎮東干丈村的三八林,在40多年前是15000多畝光禿裸露的荒山,漫天飛揚黃沙。19位巾幗婦女心懷夢想,克服重重困難,讓光禿禿的荒山煥發生機。
2020-11-02開魯縣東風鑫旺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自走式辣椒椒桿分離田間作業機,可以一次性完成撿拾、輸送、椒桿分離和卸料作業,效率是人工的百倍以上,成本僅為人工的三分之一。
2020-11-02內蒙古額濟納旗居延海濕地近日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期,策克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蘇泊淖爾邊境派出所成立愛心護鳥隊,守護候鳥安全過境。
2020-10-30呼和浩特市第二醫院,作為呼和浩特市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定點醫院,擔負著發熱患者排查、醫療救治、支援保障以及國際航班新冠肺炎發熱患者篩查排查和醫療救治工作。
2020-10-2914歲的周子棟,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民族中學初二學生。他生下來就沒有右手掌,是人們眼中的“獨掌少年”。從6歲開始接觸足球,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
2020-10-29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是非物質,在于它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我們所要傳承的,更多的是這項遺產本身所蘊含的精神文化價值。
2020-10-28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下轄旗,簡稱“達茂旗”。達爾罕意為“神圣不可侵犯”,茂明安意為“千戶部落”。旗內名勝古跡多,人文景觀獨特。
2020-10-29在生活中,兩張塑料薄紙之間有少許水時,會相吸在一起,將其分開會很難,什么原因呢?來動手做一個小實驗,通過實驗來找答案。
2020-10-28今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大榆樹鄉民豐種業種植基地種植了5000畝馬鈴薯,每畝產量達3.5噸左右。秋收場面,十分壯觀。
2020-10-2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呼和浩特的秋,簡單而深刻!濃郁而迷人!
2020-10-27深秋時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各大公園的樹木和植被色彩斑斕,構成了一幅幅風景優美的畫面,仿若秋天里的童話,展現出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和諧之美。
2020-10-27你在南方的艷陽里露著腰,我在北方的寒冬里裹著貂。同一片天空下,南國還是涼爽夏日,北國卻已“千里冰封”…
2020-10-2310月15日克什克騰旗迎來一場降雪,五彩繽紛的秋色尚未褪去,潔白的雪花又來增添一抹亮色,秋冬相會,紅妝素裹,使得這座塞外小城顯得分外妖嬈,美麗神奇的景色驚艷人間。
2020-10-21近年來,白云鄂博礦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礦區上下芳草萋萋,綠樹蔭蔭。
2020-10-23化石,是通往過去的鑰匙。如果說地層的一層層記錄是日記本的翻頁,那么化石就是寫于其中的文字和插圖。讀懂化石,就可以讀懂地球生命史。
2020-10-20把一大一小兩個氣球連接起來,接通之后氣球的大小會如何變化呢?那么吹起來的氣球,直接松開氣球嘴,大小會如何變化?點開視頻,看看你的答案猜對了嗎?
2020-10-22白氏形意拳是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的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創始于清末民初,由形意拳創始人李洛能“八大弟子”之四白西園在形意拳基礎上創立。
2020-10-2110月17日,內蒙古鑲黃旗,中國最大“禮儀奶酪”誕生。
2020-10-19近年來康巴什區全力打造城市園林景觀,金秋時節,這座高原上的現代名城風光無限。
2020-10-20秋天的保護區層林盡染。金色的楊樹、大紅的楓葉、杏黃的紅樺、墨綠的云杉,湛藍的天空,漂動的白云,將整個保護區變成一幅自然天成的絕美油畫。
2020-10-16神指峽又名“興安百里峽”,被譽為“大興安嶺第一峽”。位于畢拉河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內,這里是大興安嶺林區獨有的地質、水文景觀,也是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最具特色的景區之一。
2020-10-15阿拉善的雙峰駱駝,在5000年前開始被馴化,作為古老原始品種在繁衍過程形成適應荒漠草原的生物學特征,享有“沙漠之舟”美譽。
2020-10-13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等為原料制成熟面團后,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種花、鳥、魚、蟲、景物、器物、人物、動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
2020-10-08小兒積食一般由于先天性脾胃虛弱以及家長喂養不當導致的。由于孩子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再加上家長喂養不當就容易出現積食。所以平時應該在喂養上面特別注意,少量多餐切勿吃太飽。
2020-10-15綽源林區位于內蒙古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功能區總面積312588公頃,森林覆蓋率83.71%。著名的“引綽濟遼”水源綽爾河就發源于此,“綽源”這個美麗的名字也因“源”而來。
2020-10-0710月5日,在土左旗稼泰綠色生態園里,上千畝鹽堿地已是稻熟籽滿,一派豐收的景象。
2020-10-07【飛“閱”中國】亞洲最大露天煤礦區變身綠色公園
2020-10-05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屬大興安嶺東麓的東北坡。秋天的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有著一種獨特之美。遠遠望去,彩林彩葉鋪滿山巒,如詩畫般的美景,宛若一幅絕色醉人的彩色畫卷。
2020-10-05魯氏傳統鞋帽制作技藝經家族世代傳承,至今已有160年的歷史。
2020-10-02走馬燈是我國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于燈籠的一種。常見于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推動扇葉運動,走馬燈就馬不停蹄地轉起來了!來,親自動手制作個走馬燈慶中秋。
2020-10-01進入秋天,草原由綠色變成金色。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近郊的敕勒川草原呈現出草原秋天安靜的樣子,紅色的、黃色的花零星點綴在黃色的草海間,似大自然在這里描繪了一幅油畫。
2020-10-01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10月1日正式開通運行,2號線共設24座車站,與1號線在新華廣場站十字換乘。
2020-09-30幾場秋雨之后,內蒙古額爾古納正式進入秋季。由于地理地貌的特點,額爾古納擁有草原、濕地、森林。金秋時節色彩斑斕,猶如一幅濃重異彩的水墨畫鋪展開來。
2020-09-30航拍烏蘭察布標志性地區和景觀,展現烏蘭察布在生態建設和城市建設中的新成就。
2020-10-02黃河鄂爾多斯段流經四個旗區,全長728公里。黃河的“幾”字形大拐彎,完整地勾勒出了鄂爾多斯高原的邊界。
2020-10-01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黃金種植帶,水土光熱組合條件得天獨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要素齊全,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素有“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的美譽。
2020-09-28這件一千多年前的玻璃杯,有現代高腳杯一樣的高足設計,被稱為玻璃高足杯。它的杯壁很薄、內有氣泡、杯體透明泛綠光,有濃郁的異域風格。
2020-07-09近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千余名高三學生集體跑操,航拍跑操場景神似“貪吃蛇”。
2020-09-24金秋九月,又到了瓜果飄香的豐收時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金田地里,響起轟隆隆的收割機聲,到處是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農民滿懷喜悅之情在秋色里收割。
2020-09-27蒙古族剪紙是北方游牧民族以影像作為形象的標記,在各種材料上進行鏤刻透空的一種藝 術手法。
2020-09-24呼和浩特市玉泉區22日舉辦2020年“慶豐收迎小康”農民豐收節活動,展示玉泉區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2020-09-23眼下正是收割季節,土默川大地上一派豐收的景象,處處涌動著豐收的喜悅。
2020-09-22定遠營古城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極具傳統特色,保存歷史文化遺產集中文物資源豐富的古城,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 始建于清雍正年間 。
2020-09-22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進入九月 農民們忙碌地穿梭于田間地頭。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農作物從地里“飛”進收割機里,“繪”出一幅美麗的秋收圖景。
2020-09-17俗話說,竹籃打水一場空。用竹籃打水,水會從縫隙中流走。那么,紗布表面也分布著密密麻麻的小孔,把紗布覆蓋在瓶口,將瓶子倒過來,水會流出來嗎?
2020-09-17紅山剪紙有200多年的歷史,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包容多元文化,不斷創新。在創作風格上,他們既堅持傳統的宮廷剪紙藝術風格,又有所發展創新,既有東北、華北民間剪紙藝術的影子,又有專業的造詣和少數民族文化滋養的成分。
2020-09-169月15日上午,受地面倒槽前部低空偏南暖濕氣流影響,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出現大霧天氣,高層建筑穿過云層,最低能見度僅33米。
2020-09-16阿拉善景泰藍馬鞍集木藝、皮藝、雕刻、繪畫、編織、縫秀、織毯、鑄銅、鏨刻、掐絲、琺瑯彩技藝于一身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品。
2020-09-16位于黃河之畔的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近期迎來水產豐收。達拉特旗共有2萬畝水產養殖基地,蝦蟹總產量預計達到46萬斤,產值突破1800萬元。
2020-09-15三維立體繪畫原理是基于透視學的反向運用,稱為反透視原理。是把所繪物通過特定的視點按視覺成像規律,反向投射畫面到畫面載體的一種繪畫技法。
2020-09-10鄂爾多斯烏審旗萬畝馬鈴薯日前進入收獲季,聯合收獲機在田壟上奔馳,自動完成馬鈴薯翻挖和裝車,這批新鮮“出土”的馬鈴薯,經過篩選、分揀將被運往上海和武漢進行深加工,變成快餐店的薯條、薯片。
2020-09-09傳統糧食醋手工制作技藝是內蒙古包頭市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源于山西清徐,后經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傳入包頭市青山區,已有百余年歷史,歷經五代人口口相傳和不斷完善,形成了獨特而精湛的釀造技藝,更加符合包頭當地民眾的飲食口味。
2020-09-12趙小平和史紅麗結婚13年,合作了13年。趙小平是一名塔吊司機,妻子史紅麗是他的指揮員。他在高空,她在地面,作為夫妻搭檔,他們更有默契。
2020-09-11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2020-09-11錠子藥,是做成錠子形狀的藥物。需要將幾味中藥材磨成細粉,再添加適當的粘合劑制作而成。錠子藥的種類很多,主要功能是避暑、除潮、解毒等。
2020-09-09初秋的哈沙圖,分外迷人。當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向大地,安靜的小村逐漸熱鬧了起來:蟲鳴鳥叫,游人如織。
2020-09-11進入秋季,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部的烏拉蓋草原進入一年一度的打貯草作業期。打草實行輪刈制度,預留草籽帶,運輸車輛在規定路線行駛,確保草場得到有效保護。
2020-09-11她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一位普通的農民,也是一位女詩人。
2020-09-06外觀看起來沒什么不同的兩杯水,滴入同樣的墨水,立刻出現了區別,好神奇的墨水呀!其實……到底是墨水神奇,還是原本的兩杯水有蹊蹺?
2020-09-03在包頭市九原區,有這樣一群黃河守護者,無論三九嚴寒,還是夏陽酷暑,他們都日復一日守護著母親河,堅持 守好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凈。
2020-09-04東方白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鳥界國寶”,全球不足3000只,這也是卡魯奔國家濕地公園首次監測到東方白鸛的“身影”。
2020-09-04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公安局科爾沁區公安分局民警用視頻的形式,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
2020-09-06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百靈廟鎮東北26公里處,一群錯落有致的山峰,由西向東逶迤蜿蜒,這里就是著名景點吉穆斯泰。
2020-09-02近日,13對新人在二連國門下步入婚姻殿堂。他們在日夜守護的界碑前許下諾言,不負國,不負家。
2020-09-01在中華玉龍的故鄉——赤峰,汲取了各地區制作繡花鞋的精華,做出的繡花鞋紋樣靈動、配色鮮明、繡工精致、造型多變、時尚美觀,被稱為龍鄉繡花鞋。
2020-08-298月24日,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哈布圖哈薩爾敖包庚子年祭祀暨賽罕塔拉蘇木第十屆牧民那達慕大會系列活動中,99戶牧民敬獻的一萬斤鮮奶由45名牧民額吉在十五口炊具里進行烹制。
2020-08-27為了給孕婦爭取急救時間,交警當即決定駕乘警用摩托車為面包車開道。
2020-08-30虹吸現象原理:是指在大氣壓作用下,因高度差產生的液體流動現象。
2020-08-26賀蘭山——阿拉善的母親山,中國西北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猶如一座巨大的生態屏障。
2020-08-26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公安局科爾沁區公安分局民警用視頻的形式,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
2020-08-26“活字根書”藝術作品采用靈活的創作理念,把墨跡書法的章法植入樹根書藝之中,用樹根的走勢去構思,用書法的章法去結字,把根雕和書法這兩種不同的藝術門類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2020-08-25植保飛機可以有效避免人工噴灑時候的藥物侵害,它的導航系統可以避免漏噴、重噴的問題,由于飛防時氣流作用,農藥霧流對作物從上到下的穿透力強,飄移少,高效環保。
2020-08-25在通遼市開魯縣民主村現代農業示范區內,萬畝葵花在初秋盛放。
2020-08-25或許,他們無法在愛人身邊互道每一聲早安晚安,但是他們心懷惦念,用自己的方法共同守護愛情之花。
2020-08-25近日,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管護站上演了一幕“狗”與“熊”對峙的場面,管護站工作人員用手機拍下了這一幕。
2020-08-25當一架架飛機編隊從藍天、白云、綠草間飛過時,被譽為“神舟家園”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四子王旗迎來“飛天”時刻。
2020-08-22近年來,新城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打造多維度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優化區域科技創新環境,引導科技資源向高新技術企業聚集,為區域經濟發展積蓄更強大的動力。
2020-08-21在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蛤蟆壩有一片花海,盛開正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賞花游覽。
2020-08-21日前,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管理局仁和物業工作人員在烏海胡打撈水草時,在湖邊發現一只娃娃魚。
2020-08-20北梁是包頭市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梁傳統民居 老包頭自然歷史和社會的產物 包頭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和重要文化遺產,不可再生的人文景觀。
2020-08-19在赤峰市紅山公園的池塘里,一張張大玉盤似的翠綠荷葉中冒出了一朵朵粉嫩的荷花。
2020-08-18近日,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推出了“草原之星”旅游專列,在旅游專列上不但可以解決吃住行問題,還有KTV、按摩室等休閑設施,關鍵還可以淋浴洗澡,極大的改善了旅行條件。
2020-08-18農家八月,田野飄香。內蒙古自治區上億畝農田綠浪翻滾,生機勃發。
2020-08-188月14日至17日,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迎來大范圍降水。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雨霧繚繞,宛若仙境。
2020-08-17發繡,在古代又稱墨繡,以人的頭發作為原料,結合繪畫與刺繡制作的藝術。發繡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間,紅山發繡目前已有一百多年了,以質樸素凈取勝。
2020-08-17八月,內蒙古河套小麥開鐮收割。今年河套地區雨水充足,氣溫適宜,小麥成熟后顆粒飽滿,產量相較去年普遍提高。
2020-08-14糖塑以麥芽糖為原料,將糖加熱,使其變軟,經藝人吹、拉、搓、扯、捏、壓、剪等技藝塑制成,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包頭市非遺項目名錄。
2020-08-1390后青年寶力爾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克什克騰旗巴彥查干蘇木,努力創業,開拓創新,將馬奶產業推上更廣闊的舞臺,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把日子過得紅紅紅火火。醇香的馬奶,正是小康的味道。
2020-08-13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圓滿落幕,內蒙古3位選手獲優勝獎。
2020-08-188月11日午后至12日白天,巴彥淖爾強降水引發山洪,莊稼出現倒伏。
2020-08-13